我没读过几本书,总是对书怀有一种敬畏甚至胆怯,生怕亵渎了作者。很多人都乐于参读,也乐于推介。也就是在读书活动中别人推介下,我才偶然拿起书。先是洗净手,把油污味和汗臭味用肥皂清洁一番,才斗胆打开这本《论语》。几乎僵硬生涩的文字,却瞬间舞蹈,像是灵魂在跳跃,又像是一个老人做在暗处幽幽说教。惶恐间,我闭上眼睛冥听,血液和着音符汩汩流淌,奔涌着一种肃然起敬,那么深沉庄重。读多了,听久了,感觉自己被一片片撕裂,又逐渐被一丝丝重新排列缝合,总是那样身不由己去朝圣、去祈祷、去超脱。
倏然翻开,就告诫我要做君子。我四处查找圣人对君子的定义,才知道《论语》讲的“道”就是君子之道, “言信行正,仁德修己,笃行信道,自强不息。“而我在混沌的日子里,所笃行和信奉的恰与这相悖,这也正是我最惶恐和羞愧的!好在书中开篇就教我先”学“,缺少了,学能补短。
学做君子,先从孝悌开始。有子说孝悌是为人之本,是君子之德的根。我远离父母上班,很少回老家探望,不仅没能“游必有方”,连“犬马之养”也都没能做到。出远门要先安顿好父母的起居生活,可我耳边总响着父母说“不用惦记,安心上班”的话,麻醉着自己在外花天酒地,忘记父母省吃俭用供我养我的艰辛。怨不得圣人对孟武伯说,能做到像父母伺候生病的孩子那样尽心就是孝了。我出生不久,因为吐奶而危在旦夕。那时候医疗条件差,抱着我走遍所有能走去的医院,都没有办法。路上行人见孩子脸色铁青闭眼垂头都让扔了,而我母亲仍旧坚持拖着双腿挪着找下一个希望,终于被一个探亲的老兵扎了三针给救活了。现在读《学而篇》,更是羞愧不已,倒不如当时扔了算了,连孝心都没有,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那时,母亲抱着我走了十七天,五百多里路是要着饭熬下来的。母亲曾说:“也真怪了,昏迷时还能硬塞进点奶水,醒过来就一点也不进,只是哭。”可是我却没能在母亲身边伺候过一次。圣人说不敬便如犬马之养,而我呢?什么时候父母吃过我端去的炒菜热饭?什么时候服侍在父母的病榻一次?什么时候我垂首静听过父母的训诫或絮叨?也就从读这书开始,我默默地诫己反省。
因为学做君子,要从日省吾身做起。曾子说他每天常反省自己,难道真的要“传不习乎”?应该默默的照着做才行。“事父母能竭其力”!现在父母都年老了,伛偻着身子,连走路都成问题,尤其母亲严重的静脉曲张。现在想来,母亲小腿肿胀的不只是那时候抱我远走的劳累和艰辛,也不只是她一生的劳苦和勤俭,更是我的罪业和不孝的怨结。趁这五一放假,我硬拉着母亲去医院做了手术,希望她老人家能少一些苦痛。当然,我坐在病榻前品悟《论语》打这文字,愧疚一点也没减少。母亲睡着了,眼角还挂着泪滴。回忆着母亲一生的操劳,我所能记起的,都是对我灵魂的煎熬。守在病房,我一遍遍忏悔,一次次祈祷,可我真的罪孽深重,不可饶恕!
母亲常教我做人的道理,与做君子很合辙。今想起《论语》的圣人之教,恰是“就有道而正焉”,我正好借此修正自己。圣人说,内心谦恭,合于礼法,就会远离被人嘲弄和羞辱。母亲也说“敬人敬自己”,先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我望着睡着的母亲,肃然起敬!朴素的话语竟然合于君子大道,而且也切中我的要害。我也不知道哪来的豹子胆,对别人的所言所作总会挑三拣四,甚至刻意曲解,这可能源于我的无知吧。以后有了“君子之道“来正己,才更理解母亲,才能更好地解剖我自己,找出我的“小”来。“学而时习之”,重在“习”。有先生也这么教导过我,而我不以为,好像听人劝自己就矮人一节似的。今夜重新审视自己,不仅不去实践,还变本加厉揶揄人家好心,也不知悔改,这真是不可理喻了。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无友不如己者,有错勿惮改。”是啊,没有人会不如我自己,有错别怕反省和改正。即使看到别人犯错,也要借以警戒自己,看到别人好的做法就要去学习和践行。母亲也说,“别人都是自己的镜子,对照着看看自己”。人人都敬重我的母亲,都说”村里没有哪一家没得到过你母亲的恩惠和帮助,这为你们后人积德啊。“母亲就是我最好的镜子,是我见贤思齐的”贤“榜样,我还有什么不能照着做的呢?我错误太多,须认真改正。”知错不改,是为过也!“
读圣人书,听圣人言,不断检讨自己,用君子之道来匡正自己。不是自己做不到,而是“今汝画“,自己划定了界限,是自己放弃自我迷失本性的。捧读《论语》,学而时习之,不断修正自己,不断学以致用,不断成长自我,沿着君子大道正道直行,也便会学有所得。只有这样,才不负圣人之教,才能不愧对父母养育之辛劳,才算没有白活。
上一篇:没有“散文小品”作品了!
下一篇: 个性不必找----彰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