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管理员发布 >>
城市小布尔乔亚们 >> 详细内容
城市小布尔乔亚们
【 文化交流 】 2018-02-24 19:04:02
今天看到一篇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智障文章,节选一段神论:“就在这两天,因为黄馍馍而成名的靖边县的老黄被西贝莜面村的老板叫到了北京,准备弘扬光大西北美食。听到消息后,胡迎迎非常生气,她说她打电话把那个老板骂了许久。她就是不愿意接受这种商业化的现实,在她心目中,老黄就应该在山崖上充满自信地做他自己唯一的黄馍馍。”
槽点太多,真不知道如何吐起。现在众多脑残的城市小布尔乔亚们总喜欢发出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无病呻吟”,天生的对“工业化”名词有一种抵触感。用赵丽蓉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吃了几天饱饭,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他们如此向往“自然”如此向往“田园牧歌”,但你要让他们去个没wifi没空调的地方,几天都住不下去。都是工业化惯出来的矫情病,要不农村的猪圈旱厕了解一下?
更让人恶心的是,这群城市小资产阶级包裹在内核深处一种浓浓的优越感。就像这位胡迎迎编导一样:“在她心目中,老黄就应该在山崖上充满自信地做他自己唯一的黄馍馍”——你TM是谁啊!凭什么人家就得在贫瘠的地方做一辈子黄馍馍啊!潜意识里这群垃圾就把手工劳动者看做了“下等人”,认为这些人就只配做这种生活,只配为我服务,只配为我抒情做素材,并主观给“下等人”的人生做了安排——做你一辈子的黄馍馍吧,不然我们这些小布尔乔亚上哪去抒发感慨、上哪去无病呻吟呢?
我想起了在香港读书的时候,有一次爬凤凰山,半路遇到了几位香港的远足爱好者,就一起结伴而行。走到一处,一位香港朋友介绍说,这个地方本来有一对老夫妇卖山水豆花,据说卖了三十多年了,就是用的纯天然的山泉水,超级好吃。但是前几年听说他们在市区买了房,不来这里卖豆花了,可惜以后吃不上了。结果同行的几个SB就开始感慨,说什么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卖豆花的都丧失了初心,怎么就去市里买房不干了呢;山上卖豆花赚了我们这么多年的钱,说不干就不干,让我们这些旅游爬山这么累、想吃豆花的、闪闪发光的年轻人们多遗憾啊;三十年的事业就这样放弃,可见理想在金钱面前一文不值啊。当时就把我恶心坏了,这TM都是什么东西啊。人家干了一辈子了去买个房养老怎么了,合着就得在山上窝棚里住,退休都不给,就给你们做豆花就对了啊。说白了就是一群SB的谜之优越感,根深蒂固的歧视,觉得你就配作这个,我对你的赞美、购买你的产品,是对你最大的肯定,你是无上的荣光。
还记得《纸牌屋》里木下总统和他“最好的平民朋友”——那位做肋排特别拿手的黑人厨师吗?但人家是真·大资产阶级,有这个毛病也就算了。结果这种优越感我发现在脑残到冒泡的小资产阶级中更加普遍。还是我在香港读书的时候,一次学术活动,吃免费自助餐的时候(惭愧,其实我一大半是冲着这个去的)跟两位德国人和两位芬兰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起来了,这四位朋友都是港中大的交换生,必须要承认他们素质很高,言谈举止也很得体。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总结了一个很普遍的规律,不管多么理智多么客观的西方人,一到西藏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观点绝对脑残——从学生到教授,非常普遍,屡试不爽。这几位也是,一个德国人就说么,西藏的传统被破坏了啊,信仰被玷污了啊,历史被遗忘了啊,藏民好可怜啊balabala
当时我就火大了,我连烤肠和蛋糕都顾不上吃了,直接就喷起了德国人,我说:“Fucking your stupid tradition. Why not Tibetans deserve a better life? Why not they deserve a developed society? Why not Tibetans deserve using ipad and living in air condition room like your Europeans instead kneel all way on the road? Why not they deserve factories schools and modern hospitals instead giving their lifetime income to temples and Buddhas when they are ill? Why not Tibetans deserve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n airplane, so they can observe Romans fucking Germanic in ass and say ‘this is good tradition and need well protect’”我本来口语就非常渣,当时也很气,所以通篇都是不堪入目的语法错误,但是我相信那四位外国友人是听懂了的。我大致说的意思是去你妈的传统文化,凭什么西藏人民不配有现代生活,合着每天一路磕头的到寺庙给你们拍照就对了?凭什么他们不配有现代医疗教育工业化体系,非得得病了之后把一生积蓄捐给活佛求一个平安才行?凭什么他们不能满世界的旅游,用单反去拍你们欧洲人,去看你们日耳曼人被罗马人操屁股,然后赞美到:这是传统文化,需要好好保护?
说难听点这群小布尔乔亚们从骨子里面就没把人平等的看待,就跟去动物园一样。同样,再说回我们的食品话题,真正牛逼的食品是普世的食品,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都能分享到其中的美味。而对于优秀手艺人最好的馈赠,不外乎将其手艺工业化,就像成为国民女神的老干妈一样。因为自己一点无病呻吟的情怀就去否定工业化潮流,甚至要求手艺人永远留存在封闭与落后的环境中,那是冒泡的傻逼。
槽点太多,真不知道如何吐起。现在众多脑残的城市小布尔乔亚们总喜欢发出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无病呻吟”,天生的对“工业化”名词有一种抵触感。用赵丽蓉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吃了几天饱饭,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他们如此向往“自然”如此向往“田园牧歌”,但你要让他们去个没wifi没空调的地方,几天都住不下去。都是工业化惯出来的矫情病,要不农村的猪圈旱厕了解一下?
更让人恶心的是,这群城市小资产阶级包裹在内核深处一种浓浓的优越感。就像这位胡迎迎编导一样:“在她心目中,老黄就应该在山崖上充满自信地做他自己唯一的黄馍馍”——你TM是谁啊!凭什么人家就得在贫瘠的地方做一辈子黄馍馍啊!潜意识里这群垃圾就把手工劳动者看做了“下等人”,认为这些人就只配做这种生活,只配为我服务,只配为我抒情做素材,并主观给“下等人”的人生做了安排——做你一辈子的黄馍馍吧,不然我们这些小布尔乔亚上哪去抒发感慨、上哪去无病呻吟呢?
我想起了在香港读书的时候,有一次爬凤凰山,半路遇到了几位香港的远足爱好者,就一起结伴而行。走到一处,一位香港朋友介绍说,这个地方本来有一对老夫妇卖山水豆花,据说卖了三十多年了,就是用的纯天然的山泉水,超级好吃。但是前几年听说他们在市区买了房,不来这里卖豆花了,可惜以后吃不上了。结果同行的几个SB就开始感慨,说什么世态炎凉人心不古,卖豆花的都丧失了初心,怎么就去市里买房不干了呢;山上卖豆花赚了我们这么多年的钱,说不干就不干,让我们这些旅游爬山这么累、想吃豆花的、闪闪发光的年轻人们多遗憾啊;三十年的事业就这样放弃,可见理想在金钱面前一文不值啊。当时就把我恶心坏了,这TM都是什么东西啊。人家干了一辈子了去买个房养老怎么了,合着就得在山上窝棚里住,退休都不给,就给你们做豆花就对了啊。说白了就是一群SB的谜之优越感,根深蒂固的歧视,觉得你就配作这个,我对你的赞美、购买你的产品,是对你最大的肯定,你是无上的荣光。
还记得《纸牌屋》里木下总统和他“最好的平民朋友”——那位做肋排特别拿手的黑人厨师吗?但人家是真·大资产阶级,有这个毛病也就算了。结果这种优越感我发现在脑残到冒泡的小资产阶级中更加普遍。还是我在香港读书的时候,一次学术活动,吃免费自助餐的时候(惭愧,其实我一大半是冲着这个去的)跟两位德国人和两位芬兰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起来了,这四位朋友都是港中大的交换生,必须要承认他们素质很高,言谈举止也很得体。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我总结了一个很普遍的规律,不管多么理智多么客观的西方人,一到西藏问题的时候他们的观点绝对脑残——从学生到教授,非常普遍,屡试不爽。这几位也是,一个德国人就说么,西藏的传统被破坏了啊,信仰被玷污了啊,历史被遗忘了啊,藏民好可怜啊balabala
当时我就火大了,我连烤肠和蛋糕都顾不上吃了,直接就喷起了德国人,我说:“Fucking your stupid tradition. Why not Tibetans deserve a better life? Why not they deserve a developed society? Why not Tibetans deserve using ipad and living in air condition room like your Europeans instead kneel all way on the road? Why not they deserve factories schools and modern hospitals instead giving their lifetime income to temples and Buddhas when they are ill? Why not Tibetans deserve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n airplane, so they can observe Romans fucking Germanic in ass and say ‘this is good tradition and need well protect’”我本来口语就非常渣,当时也很气,所以通篇都是不堪入目的语法错误,但是我相信那四位外国友人是听懂了的。我大致说的意思是去你妈的传统文化,凭什么西藏人民不配有现代生活,合着每天一路磕头的到寺庙给你们拍照就对了?凭什么他们不配有现代医疗教育工业化体系,非得得病了之后把一生积蓄捐给活佛求一个平安才行?凭什么他们不能满世界的旅游,用单反去拍你们欧洲人,去看你们日耳曼人被罗马人操屁股,然后赞美到:这是传统文化,需要好好保护?
说难听点这群小布尔乔亚们从骨子里面就没把人平等的看待,就跟去动物园一样。同样,再说回我们的食品话题,真正牛逼的食品是普世的食品,让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都能分享到其中的美味。而对于优秀手艺人最好的馈赠,不外乎将其手艺工业化,就像成为国民女神的老干妈一样。因为自己一点无病呻吟的情怀就去否定工业化潮流,甚至要求手艺人永远留存在封闭与落后的环境中,那是冒泡的傻逼。
上一篇: 小时候的我们
对不起,没有相关评论!